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后,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服用他汀类降脂的药物逆转斑块。但实际上,一般是无法逆转的。再者,您所述的血管软化和疏通,其实都是“伪科学”概念。血管的硬化多因素相关的病理过程,包括不可违抗的自然因素,如增龄等。当然,其它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加速这个进程,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
那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呢? 用科普的语言来说,就像我们家里经常使用的下水道一样,用了很长时间以后,下水道管壁上会沉积一些油污等垃圾一样。而保证管腔畅通的关键是健康完整的血管内皮:它相当于一层保护膜,紧紧的附着于血管内壁,把血管壁和血液隔离开来,预防血液中的“坏胆固醇”破坏血管壁。
血管内皮层并非坚不可摧。人的年龄越大,内皮层越脆弱,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等外界因素还能加速破坏内皮层,与此同时,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趁虚而入,形成最初的动脉斑块:泡沫细胞,然后,逐渐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脂质条纹等。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正常的动脉血流,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疾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
不知道您是否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血管的寿命就是人的寿命,这句话之所以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血管终究是发生硬化的,只不过每个人血管硬化发生的速度快慢有差异,所以不同的人寿命不同而已。
就象我们家里装修的铺设管线、地暖的水管一样,质量承保50年已经是很好的了,超过年限谁也不知道哪天会出问题,人的血管也是一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损耗,而且这种损耗是无法逆转的。
来看看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正常的血管内壁原来有一层非常光滑的内皮,由于长期的血液在其中流动,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以及血液中的血糖、血脂等,会不断的刺激血管内皮,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使内皮产生细小的损伤。
这次损伤一旦发生,原来光滑的内皮就会变的粗糙,流过的大分子脂类物质就会停留在这些地方,就象高速路上不能停车一样,身体中的清运工,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细胞就出站出来把这停留下来的脂类物质吞下去,搬运到血管壁里保证血管的通畅。
时间长了,血管壁中积存的这些脂类物质越来越多,就是集结在一起,紧紧地粘贴在血管壁内部,于是血管的粥样硬化就发生了,血管的弹性就下降了。在血管的某一处,集结的脂类物质过多,还会形成一些凸起,于是斑块就形成了。
由此可见,这些集结的脂类物质已经成为了血管壁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被清除掉的,所以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就成为了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所以,我们是无法阻止这个过程发生的。但却可以做到延缓这个过程发生的进程,比如尽可能减少或减轻血管内皮的损耗,尽可能减少血液中大分子脂类物质的数量,尽可能减慢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中的沉积,也就减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的速度。因此,保持血糖、血脂、血压的正常,不吸烟、不过量喝酒、不熬夜、不久坐、加强运动锻炼,就成为了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最重要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人体血管中鞘糖脂积聚黏附在血管内膜局部,内膜开始变粗糙,失去光滑,平滑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变肥大、加速死亡,管壁内膜破裂,沉淀的鞘糖脂逐步代替位置,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随着坏胆固醇增多沉淀,动脉中层也逐渐蜕变和钙化,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管壁增厚和管腔面积减少,一旦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动脉血流突然下降或停止,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一般来说,从14岁开始,人体血管就开始缓慢地老去,人体的衰老死亡就是血管不断老化或者堵塞的过程。世界上没有返老还童的神药,也就不存在任何中药和西药能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管恢复到最初基础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彩超可以显示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中老年人脸上、手臂等出现瘀斑,这就是动脉微循环出现堵塞的表现,也是动脉血管老化标志。作为一名医药研发者,我发现中药能够让皮肤创伤在24小时内完全愈合,也能让静脉曲张短时间消除,血管弹性改善,但不能完全逆转已经硬化的血管。ACEI类药物能够逆转皮下小动脉血管重构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改善,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但也无法让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跟踪发现,优化药物治疗加血运重建(PCI)和单纯优化药物治疗相比较,药物治疗加血运重建短时间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但许多患者心绞痛2-3年再次复发,两种方式并且不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其死亡率,五年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这说明血运重建能消除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病变,但不能治愈潜在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但这不代表动脉粥样硬化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社会竞争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引起部分年轻人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猝死也可常见发生在一些早期动脉硬化的年轻人身上。除了年龄因素外,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及家族史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这些危险因素加速动脉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有点像,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积极治疗,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
具体是由于血管损伤引发炎症或者血脂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异常过高引发吞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其吞噬,形成泡沫细胞,由于泡沫很薄,及其容易破裂,释放的脂质之类的物质会进一步刺激纤维组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加之机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子的促发,进而引发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这是不可逆的过程,像咱们临床上常用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来降血小板,PCI来支撑血管以及CABG来拓展新的血管通路的治疗方法其实都是迫于已经动脉粥样化的现实。
首先要了解动脉硬化的成因,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病因 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及家族史 常见症状 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等症。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人体血管中鞘糖脂积聚黏附在血管内膜局部,内膜开始变粗糙,失去光滑,平滑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变肥大、加速死亡,管壁内膜破裂,沉淀的鞘糖脂逐步代替位置,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随着坏胆固醇增多沉淀,动脉中层也逐渐蜕变和钙化,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管壁增厚和管腔面积减少,一旦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动脉血流突然下降或停止,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