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七个月胎儿图 怀孕7个月妈妈的变化 - 资本家

怀孕七个月胎儿图 怀孕7个月妈妈的变化

胎儿发育

胎长:28~38cm;胎重:800~1200g。

孕25周:胎儿胎长约有26cm,重570克。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39士0.70cm,腹围的平均值为19.64士2.20cm,股骨长为4.65士0.42cm。

孕26周:胎儿胎长约29cm,胎重800克。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68士0.61cm,腹围的平均值为21.62士2.30cm,股骨长为4.87士O.41cm。

孕27周:胎儿胎长约33cm,胎重900克。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98士0.57cm,腹围的平均值为21.81士2.12cm,股骨长为5.10士0.41cm。

孕28周:胎儿胎长约36cm,胎重1100克。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24士O.65cm,腹围的平均值为22.86士2.41cm,股骨长为5.35士0.55cm。

现在的小家伙长得还是皱巴巴的,满面皱纹酷似沧桑的老人,不过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皮肤皱纹会逐渐减少的,他会变得越来越漂亮哦!他的脸部轮廓已能分清,头发也长出5公分长,全身有绒毛覆盖着。眼睑的分界已经清楚出现,眼睛也能睁开了。

而且现在的胎儿生殖器官已经非常明显啦!男孩的阴囊明显,女孩的小阴唇、阴核已清楚地突起。大脑也在马不停蹄的发育。脑组织开始出现皱缩样,大脑皮层已经很发达了。

妈妈变化

本月由于胎盘增大、胎儿的成长和羊水的增多,你的体重迅速增加,每周可增加500g,你的宫底上升到脐上1~2横指,子宫高度为24-26cm。在你的肚子上、乳房上会出现一些暗红色的妊娠纹,从肚脐到下腹部的竖向条纹也越加明显。

新陈代谢时消耗氧气的量加大,你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在活动时容易气喘吁吁。胎儿的日渐增大使你的心脏负担逐渐加重,血压开始升高,心脏跳动次数由原来65—70次/每分钟增加至80次/每分钟以上,所以你可能出现相对性贫血。有些孕妈妈这时会感到眼睛不适,怕光、发干、发涩,这是比较典型的孕期反应。

准爸准妈必读

1、妊娠纹:进入孕晚期,你会发现你肚子上、乳房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暗红色的妊娠纹。你可以继续涂抹橄榄油或妊娠纹防护产品,让妊娠纹不再继续加深。虽然妊娠纹一旦出现就没法完全去除,但产后6个月之后,你的妊娠纹会渐渐变淡了。这也是见证你成为母亲的印记。

2、妊娠糖尿病筛查:这一阶段,你要进行糖耐量试验,筛查是否患上妊娠糖尿病。试验前要空腹10—14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晚饭后至第二天清晨都不要再进食了,适量饮水是可以的。

3、孕妇抽筋:孕晚期,你可能经常会发生腿部抽筋,你应该多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牛奶等,发生小腿抽筋时,可以让准爸爸帮忙先轻轻地由下向上地按摩小腿的后方,再按摩拇趾和整个腿部。

4、预防早产:进入孕晚期了,这时如果你活动过度,很容易发生早产。如有见红症状并伴有规律宫缩、持续性下腹痛、下背酸痛、阴道有温水样的东西流出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

5、检测胎动:进入孕晚期后,你可能发现宝宝活动幅度小了。你无需焦虑,这是由于胎儿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这时候,你应该注意的是胎动次数,而不是胎动的强弱。正常情况下,早、午、晚胎动的三次平均数为5—10次。

胎教小课堂

这个时期的胎儿初步形成的视觉皮质就能接受通过眼睛传达的信号,能够区分外部的明暗,并能间接体验你的视觉感受。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发达起来,具有了思维、感觉和记忆功能。此时,通过外界光照,可以促进胎儿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功能尽早完善。进行光照胎教有利于胎儿视觉的发育以及训练良好的作息习惯。

通过产前检查已经知道了胎儿头部的位置,每天选择固定时间,用手电筒通过腹壁照射胎儿头部。时间不要太长,每次5分钟。胎儿看到光线,会转头、眨眼。结束时,可以反复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你要注意把自身的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如胎动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大动还是小动,是肢体动还是躯体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记录,你就可以总结一下胎儿对刺激建立的特定反应了。

一般来说,胎儿在妊娠8个月时才尝试睁开眼睛,这时他能看到的是母体内一片红色的光芒,橘黄的阴影下母亲体液在运动。

光照胎教最好从怀孕24周开始实施,早期可适度刺激。你每天可定时在胎儿觉醒时用手电筒(弱光)作为光源,照在自己腹部胎头的方向,每次5分钟左右。为了让胎儿适应光的变化,结束前可连续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以利胎儿的视觉健康发育。

同时,宝宝的作息习惯是可以在胎儿时期就训练的!在每天早晨起床前,用手电筒的微光一闪一灭地照射腹部,告诉他:好孩子,从小就要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哦!”在晚上看完电视后,同样以用手电筒的微光一闪一灭地照射3次,告诉胎儿:现在是宝宝晚上学习知识的时间!”这样可以训练胎儿昼夜节律,即夜间睡眠,白天觉醒,促进胎儿视觉功能及大脑的健康发育。

上一篇 雀斑太多影响外形 有效消除雀斑的偏方大全甲状腺结节微创热消融简介及患者须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