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污秽的“猪肥肠”,为何吃起来口感不错,还如此受欢迎? - 资本家

装满污秽的“猪肥肠”,为何吃起来口感不错,还如此受欢迎?

每每提到肥肠,许多吃货脑海中浮现的,往往都是“猪肥肠”。

纵观国内各个地区,除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外,大家对于猪肥肠并不陌生,并且在以其为主料的烹饪上,也都有着独特理解。

例如鲁菜中的九转大肠、北京的卤煮、西安的葫芦头泡馍、四川的红油肥肠、广东的卤水肥肠等……

皆是受本土饮食影响,而衍生出来的特色做法,虽然规格卖相有着一定区别,但同时也说明了,猪大肠的受众程度,绝非一般动物副产品能比较。

而话又说回来,纵然猪大肠的分布性广泛,味道也受大多数吃货青睐,但还是有许多“理性吃货”表示:

即便清洗得再干净,味道做得再好吃,从生物学角度讲,肠子毕竟是用来“储存消化不完的食物残渣”的,任何动物都不例外,本相如此污秽,想想都难以直视,爱吃它的人是怎么想的?

甚至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还在台上拿“猪大肠”抖过包袱——说于谦老师的“父亲”欧阳青松先生,平常最喜欢吃肥肠,那厚切满黄的“大肠刺身”,深受老爷子喜爱,引得听众阵阵唏嘘。

当然段子归段子,但若仔细一想,确实也让人犯嘀咕:为什么装满污秽、本与美食毫不相干的猪大肠,遭人嫌弃也在情理之中,但为何还会有很多人爱吃呢?

肥肠之爱,非常之爱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相较于其它常规食草动物(例如牛、羊、马等),猪的饮食喜好更为杂乱,其大肠内部、周围的油脂含量更高,口感上自然更佳,这也是其又被称为“肥肠”的原因。

再加上猪的分布性广,比其它肉类更容易获取,且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耕社会为主,本着“物尽其用”的精神,猪大肠作为猪肉的副产品,在物资贫瘠的年代中,很难有浪费它的理由。

也可以说,猪大肠原本就是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依靠自身特质征服人类胃口的吃食。

纵然它原本的用途确实有些反人类。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吃货,就连外国人也对猪大肠爱不释口。

例如日本人会将肥肠炒熟后,用鲣鱼汤来炖煮;法国人将肥肠剁碎,与香料一起塞进小肠做的肠衣内烤着吃;意大利人还会将其焙干,裹着意式香肠油炸而食……

在很多人心中,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是不吃肥肠的,这都得益于公知们的宣传,毕竟他们本身的知识量就浅薄而匮乏,还来误导大众也是让人可笑又可恨。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游牧和快速进入工业时代的地区之外,大部分人对肥肠还是保持珍惜态度的。

猪肥肠大致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个部分,其中以“个头最大”的结肠为主体,但在生活中,却很少有吃货去计较。

因为大部分屠宰场、摊贩在处理的时候,并不会耗费精力去将它们分开,所以久而久之,便也成了习惯。文@轻肥食谱

上一篇 时代的新动向做小生意还是打工?我的经历给你参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