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社会热点的留言评论区,在各大平台的鸡汤文学里,鲁迅的语录随处可见;无论搭不搭边,“鲁迅曾经说过”就在那里,从不缺席。
北京鲁迅博物馆为此专门建了一个检索系统,在这里,所有“鲁迅说过的话”都可以被验证或者打脸,该系统还不止一次因为查询人数过多而崩溃。
在互联网的迷幻国度里,人人以为自己熟读鲁迅。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活在100年前的文坛领袖,早早已将我们读懂、看透了。
他的文字没有年代
每页都写着“全文背诵”
诗人林贤治说,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了二十一世纪。
南方周末曾发表过一篇《与1936年的鲁迅谈青年和生活》,文中虚拟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对话当中,我们与鲁迅聊起了“佛系青年”“丧偶式育儿”“婚姻自由”等多元的现实话题。问题均聚焦于当下,回答却都引自《鲁迅全集》原文。
面对“吃瓜群众”、“键盘侠”,我们该如何看待围观者最大的问题?鲁迅说:
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然而又心怀不满,骂他的莫名其妙的对象曰“妈的”!
谈“二胎”问题,鲁迅道:
生今之世,而多孩子,诚为累坠之事,然生产之费,问题尚轻,大者乃在将来之教育。
谈丧偶式育儿,鲁迅称早已不是新事:
所谓“寡妇”,是指和丈夫死别的;所谓“拟寡妇”,是指和丈夫生离以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的。
中国的女性出而在社会上服务,是最近才有的,但家族制度未曾改革,家务依然纷繁,一经结婚,即难于兼做别的事。
鲁迅,是可以读一辈子的。读鲁迅的作品,我们不是在读别人的事情、遥远的事情,而是此时此地此刻的事情;鲁迅笔下百年前的问题仍是当下的问题,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
著名学者许子东曾感叹,一百年了,鲁迅的话依然像在评论今日。
郁达夫在《鲁迅的伟大》一文里写下:“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成年人的艰难,从突然读懂鲁迅开始
时至今日,【鲁迅】已经不仅是一个作家的名字,而是一种文化符号。
作家余华就曾说过:“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名叫鲁迅。”
现行的七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鲁迅作品入选数量平均为6.57篇,其中人教版最多,足足有8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这些经典的篇目,几乎是国人学生时代的文学启蒙。
“在中国大陆,你只要受过小学中学教育,课本跟你的教师教材、课外读物里边,一定有鲁迅的作品跟鲁迅的影响。”
而经典作品的力量,还来自于每一次重读时的启迪和思考。
在最本真的学生时代初读鲁迅,读的是曲折故事。
长大后重读鲁迅,读的是人间百态。在体味过复杂的真实人生后,才能感受到幼时无法触达的种种况味。
曾几何时,我们读《故乡》,对长大后的中年闰土大概是看不起的。待少年成了大叔,你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背上生活的重担,一天比一天沉默时,再回首,原来自己终于成了闰土。
成年人的艰难,从突然读懂鲁迅开始。
在计划裸辞再想到房贷孩子后说“算了算了”时,你的脑海里冒出一个熟悉的身影——阿Q——那个一边自我矛盾一边自我安慰的人。那一刻你无师自通了社畜们的“精神胜利法”,于是又能笑着迎接明天。
小时候,把阿Q当成笑话是还没读懂,长大一点,把阿Q当成悲剧看那是没读透,当真正把阿Q当成一部“正传”来读,或许那才是真正读懂鲁迅和自己的时刻。
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鲁迅,尝试从他深邃的文字和超越的思想中触摸他的灵魂,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的作品和思想之所以有不朽的力量,正是因为我们能在其中深刻地认识我们自己,观照社会,读懂祖国。
一个人一旦接触到了真相,就再也无法回头去相信谎言;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文/湖湘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