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事件的来龙去脉 - 资本家

叶飞事件的来龙去脉

叶飞这个事情说来简单也简单,说来复杂也复杂。

简单来说,一个自称是某上司公司市值管理盘方的人通过一个券商上游人士找到叶飞,要他帮忙找到一个下游的代为锁仓的资金方,并且承诺拉升30%左右,为了总费用千分之五的中介费,叶飞找到了一个公募基金一个券商资管。

但是真正等到了买入日,却发现公司开始大跌。公募基金处于风险考虑,没有买,券商资管却还是很憨憨的开始买入了,目测应该是在跌停接了很多货,最后为了风控走掉亏了一千多万。

以往标准的流程是“盘方先拿出相当于代持规模一个百分点的资金,通过中间人传递给代持方,作为定金;

拿到定金的代持方与中间方们在酒店房间里会和,房间里放着操盘方承诺支付的余下费用;约定的代持买入日,通常为中证登公司向上市公司下发股东名册的前一天;当天,中间人们看着代持方执行约定好的买入操作,

第二天,中证登公司给上市公司下发股东名册,盘方查看名册确认代持方履约了,告知中间人,酒店内,中间人拿走中间费,代持方拿走代持费”

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上家只提前支付了10万元定金,通过叶传递给代持方。2021年3月31日,代持方执行买入时,面前没有放着操盘方余下应付的费用。

而叶飞却因为自己的上游说“盘方信得过”,并且仅仅因为盘方拿出了股东名册(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东名册是不允许随便外传,查询名单都需要在上市公司实名登记和申请),就相信了所谓的盘方是上市公司管理方,因此缺少了“市值管理和做庄的风险控制”,没有确认尾款能要回来就开展了业务,导致业务失控。

怎么看待这样的丑闻?

很显然,早年在浙江地区也有一伙人,经常在温州和山东等小城市的营业部开户,并且大规模操作一些边缘性质的公司:低市值、业务为传统不赚钱的企业、没什么名气、流通盘小,表现在股票形态上明显的脱离大盘,经常暴涨暴跌,我们一般称之为“短庄”,

这些短庄有部分是与上市公司有媾和,但也有很多索性凭借资金实力,强行操盘某些公司暴涨暴跌割韭菜的,毕竟这是违法行为。

而本事件这个所谓的盘方,我看了中源家居的反应,目前倾向于并非是什么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盘方,而是类似于当年温州和山东的短庄,凭借资金实力做庄。

以前的A股投机氛围非常浓重,但现在投机的大军主要已经进入了币圈,A股投机已经慢慢被边缘化,毕竟哪怕你一天百分之二十哪有币圈一天十倍来的刺激和爽,更何况还有杠杆的因素在。

因此庄家想要出货的跟风盘和散户不够了,那么就有庄家选择铤而走险用,伪造股东名册,来诱骗下家买入自己出货的筹码,从而完成盈利。

而且,由于这是违法行为,被骗的下游的公募和资管根本不敢报警,也只能通过中间人去要钱,而中间人如果报警,上下游一起完蛋,因此绝大部分的下游接盘方都只会自认亏损,打落门牙自己吞。

这也是为什么上游一定要找类似公募和资管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两方面的人存在天然需要“额外创收”的动机(后面会说),另一方面这两方面相对正规和有一定的约束,不敢乱报警和撕破脸皮。

但谁都没料到叶飞在下游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开始铤而走险直接选择在微博开炮,一个弃暗投明的污点证人,应该是可以被保下来。

但最后的钱可能无法拿回来,因为双方只有口头协议,甚至连口头协议都对不准,除非有录音。此外,这些人干的都是违法行为,也许最后都要上缴国库。

有人问,为什么公募和资管要做这个事情呢?

在公募和资管工作的基金经理,尤其是头部经理人,都会面对“能力与待遇不匹配”的情况,试想一个管理一百亿的公募基金经理,一年可能只能拿几百万;但是一个一年管理十个亿的私募基金经理,一年做得好的可能就可以拿上千万甚至上亿,则会带来极大的心理不平衡,和管理学上讲的激励不相容。

但我们这要清楚,其实真正公募的业绩往往都不是投资经理自己的水平的表现,而是资金实力、平台给的,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往往没有自己想象这么水平高,这也是很多头部公募大佬还是愿意在公募内的原因。

但有了激励不相容,或者是“自认为的激励不相容”,又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自己去创业,最好的选择要么就是老鼠仓,要么就是为了自己利益用平台资源去交换。

所以就有了公募和资管的做庄的参与动机:拿到额外给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锁仓费。

叶飞一直说,一般市值管理的公司都是问题的,一定会暴雷,否则他们不需要市值管理,也不需要拉高减持。

这句话是没错的,这也是市值管理和做庄的本质,市值管理和做庄从资金层面来说,异曲同工。

但高水平的市值管理不仅仅是从资金面,还有从消息面、公关、投资者关系、路演等等角度出发。

但本质上,好公司或许在中短期内需要市值管理(因为无人问津),但是在长期内根本不需要市值管理,好的企业管理与经营,自然会浮出水面,又何必自己去吹捧自己呢?

上一篇 仅有转账记录,打官司能赢吗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让他还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