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一线操盘手的“逃命”秘籍 - 资本家

华尔街一线操盘手的“逃命”秘籍

  华尔街一线操盘手的“逃命”秘籍

  华尔街的一线操盘手通过越洋电话接受独家专访。他表示,多年实战经历告诉他,从供求关系中深入挖掘市场表象后隐藏的主力意图,才能判断准市场走向。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建仓前就要做好风控,这样才能锁住利润成功逃命。他认为当前的A股处于区间震荡行情中,主力还没有发出买入信号,建议投资者轻仓观望。

  孟洪涛,1995年进入证券市场,在华尔街有十年专业机构交易员的从业经历、曾是美国通用电气资产管理公司和美国银行投资集团的资产管理风控总监、威科夫理论专家。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他带领投资团队全身而退。从2011年开始,A股也成了孟洪涛关注领域。本周,这位华尔街的一线操盘手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红周刊的独家专访。他表示,多年实战经历告诉他,从供求关系中深入挖掘市场表象后隐藏的主力意图,才能判断准市场走向。同时,他建议投资者建仓前就要做好风控,这样才能锁住利润成功逃命。他认为当前的A股处于区间震荡行情中,主力还没有发出买入信号,建议投资者轻仓观望。

  供求关系是市场走向的推手

  《红周刊》:资本市场有句俗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是祖师爷”。这句话在近期的A股市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您曾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成功带领团队坚定离场。投资者特别关注的是,您逃顶的秘籍是什么?

  孟洪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判断市场行为说起。对于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均线、MACD、CCI等指标都可能被用来判断市场走向。但我认为,供求关系才是市场走向的推手。看供求关系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价格;二是成交量;三是价格增速。这三个要素能挖掘出市场中价格背后的操纵者,也就是主力的意图和行为,看清主力的意图,就能判断股市中买和卖的供求关系,供和求关系不平衡,市场就产生了方向。

  《红周刊》: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如何通过供求关系判断市场方向吗?

  孟洪涛:股票也是商品,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供不应求。股票也一样,处于上升阶段,也就意味着供不应求。但当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变化时,意味着方向将变,风险即将出现。如某只股票涨得很好,吸引大量投资者不断进场。假设在50元买入,涨到70元附近时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平时高出好几倍。这时投资者就该反思,上涨过程中一直是供不应求,原来买不到货,成交量上不来。为什么到这个价位突然放量?这反映出市场上的股票供应量加大了,也可以理解为主力正在集中出货,筹码一下增多了,原来买不到的投资者疯狂吸筹,其实预示着风险即将来临。此时,已经建仓的投资者就该做好出货准备了。此外,还可从趋势线走势来判断。如某只个股一直呈现45°走势上涨,而某天上涨趋势突然接近90°的垂直上涨,而且速度也同时加快,市场疯狂,这说明目前的价位已经接近主力机构的目标价,是市场见顶的表现。

  《红周刊》:看来主力是想把别人忽悠进来接盘,自己趁机出货。如果看不清这点,赚钱的美梦就会变成在山顶站岗放哨的噩梦呀!那么,通过供求关系又该如何判断底部区域的到来呢?

  孟洪涛:道理是一样的。股票价格下跌,是因为供大于求。原因有二,一是投资者被套不接盘;二是主力机构认为价格不好不出手。但当某日一只个股成交量突然放大,且当天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波动很大,很多投资者因恐慌而抛售时,主力就会趁机吸筹。正常情况下成交量放大,跌幅应该加深,但如果下跌过程中,成交量很大但是跌幅特别小,这就说明有人在接盘,有大单把价格锁住。此时投资者就可以适度进场抄底。

  《红周刊》:威科夫理论的重点也是判断主力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您刚才讲的供求关系是威科夫理论与您实践的结合吧?

  孟洪涛:是的。威科夫判断市场走势就看成交量和价格,除此之外,不看任何指标和新闻消息。他把市场看做一个区间,吸筹是该区间的底,派发是该区间的顶。他在吸筹价位建满仓之后,就等待市场达到自己目标价位后再出售。中间过程是涨是跌他都不太在意,除非出现新的主力机构他才会进行调整。我1995年入行时,很依赖于指标,后来通过和威科夫的学生交流以及实战经验告诉我,市场不会跟着指标走,指标反映的多是表象而不是本质。后来我逐步抛弃对技术指标的依赖,现在是只看蜡烛图和成交量。

  《红周刊》:您说的主力,是什么性质的主力呢?

  孟洪涛:我说的主力机构不是小机构,是真正的有钱人,指的是巴菲特、索罗斯这类主力。他们对国际市场形势非常了解,各种消息比公众更加灵通。我们可能没有他们的消息渠道,但这些主力对消息和形势的判断最终会通过买单或卖单等交易行为反映出来。我们通过对价格和成交量的分析,可以解读出他们的想法,进而紧跟主力机构的步调,提前杀入或撤退。这是我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能成功出逃的原因。

  A股主力还未发出明确信号

  《红周刊》:您能结合供求关系,谈谈6、7月份的A股暴跌吗?

  孟洪涛:这轮A股股灾爆发逻辑和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股市逻辑很像。今年3月份沪指出现垂直上涨趋势,5月份垂直上涨趋势形成,这时已经超买。很多人都疯狂了,甚至卖房炒股。具体看,5月份的最后一周成交量疯狂增加,这是供应发生了变化,供应量大增而且压制住了需求量,这是第一次预警信号。接下来的6月份第一周,成交量没有减少仍在创新高,说明供应还在增加,这是市场第二次发出预警信号。6月12日那周,价格波动急剧减少,蜡烛图幅度非常小,但成交量依然很大。有那么多人在买,为何价格还没推上去?因为有人在卖,卖盘非常大,把价格压制住了。很显然,这么大的卖盘不可能来自于公众,肯定是大机构。6月19日那周,收盘已经低于上一周的收盘价,说明大机构已经在降价过程中开始抛盘了,上面已经没有买家(如图)。这种情况和2007年熊市开始前的走势一模一样,是进入调整的标志。

  《红周刊》:暴跌后的A股场仍处于震荡行情中。您如何看待当下的A股市场?下半年或者更远的时间,你觉得A股会是怎样的行情呢?

  孟洪涛:这次暴跌属于超卖,跌得太快。超卖预示着反弹,但从中线来看,现在处于大的区间当中,市场可能还会盘整一段时间,从目前来看,需求还是没有上来,这很危险。未来行情我不好下结论,目前就是等待,在主力机构没有给出任何信号前不要轻易建仓,否则容易被套。如果非要操作,可关注那些回调幅度比较浅、反弹比较积极的板块或个股,如前期的金融股就表现不错,回调幅度少于上证指数。此外,当大盘有反弹或者上涨时,股票涨得比大盘还要猛的个股也值得关注。因为能托住这些股票的买家肯定是主力机构,主力机构不让个股大幅下挫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或有理由支撑这些股票。

  《红周刊》:您刚才所谈的震荡区间指的是哪个区间?

  孟洪涛:7月9日的最低点和7月9日以来反弹的高点区间,就日线来看,是3372点~4181点之间。主力机构如果想让市场往上涨,需要在这区间把筹码吸足。吸足后理想的现象是,一根长阳配合成交量突破区间顶部4181点,去掉压制上涨的卖盘。

  《红周刊》:突破之后就可以进场了吗?

  孟洪涛:不,等回调时入场。但也不是有回调就能进,还要看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浮动供应量很大,还是有投资者在逢高出货,这时就不能入场。一般价格回落有3~5根蜡烛,而且成交量很清淡,这说明没有新的卖盘出现,投资者就可以进场。

  特别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进场不是固定在某个指标上。像刚才所说,如果在4181点回调后成交量没有放大,那你在任何时机入场都可以。但危机管理方案必须跟上,如进场后没有出现强烈的逐渐冲高的趋势,而是很弱的往上走恢复到4181点,就说明市场很弱,还是先离场为妙。

  做好风控才能踏实赚钱

  《红周刊》:刚才您说的危机管理,就是风控,这在投资中至关重要,否则只能与利润擦肩而过或者死得更惨。您做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资本部门的资产管理风控总监,您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做好风控的关键点有哪些?

  孟洪涛:这一点确实特别重要,股民被套多数是因为缺乏危机管理方案。大家都希望股票上涨,对风控却没有行动。炒股的人都知道,其实做危机管理并不难,从价格和交易量解读供求关系,危机管理方案就出来了。你买了某只股票,盼着它上涨就必须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买了一只股票后,开始出现回调也不用怕,但是回调不能有成交量,没有成交量显示市场在目前价格范围内没有卖盘,你手里的股票是安全的。反之,你买了之后股票连涨了两天,你很高兴,可第三天开始放量回调,收盘点位比前一天还要低,按照危机管理方案就得果断出场了,即使割肉也得出。危机管理方案往往能决定你最后是赔钱还是赚钱。

  《红周刊》:听起来好像并不复杂,但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也确实有这么简单、方便吗?

  孟洪涛:做好风控,单靠几个指标是不行的,因为市场是不简单的,背后的东西很复杂。单靠几个指标做风控短期来看可能有几次会有效,但是长期来看是容易导致亏钱的。所以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有自己的投资体系,才能真正能解读市场。

上一篇 顶尖高手告诉你用共享模式颠覆旅居行业赚大钱的秘密菲利普·L·卡里特:投机者的12条戒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