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长跑”,不在乎一时一刻:张东臣新浪博客 - 资本家

投资是“长跑”,不在乎一时一刻:张东臣新浪博客

巴菲特曾公开表示,投资的秘诀有三条:第一是不亏钱;第二是不亏钱;第三是参照前两条。

–      “不亏钱”谁不知道?这貌似一句废话。许多人对此一笑了之,认为巴菲特在开玩笑;也有人若有所悟,却也并未深究。其实,“不亏钱”原则确实是价值投资高度凝练的概括,也是股神成功的最大秘诀。只是,参透其背后玄机者可谓寥寥。

–        有经验的基金经理都说,投资是项“长跑”。就像“龟兔赛跑”,不在乎你跑得多快,关键是不要停滞或倒退。那么,这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其一,挽回损失比赚钱更艰辛。股市新手入门时,老股民常常会传授一个心得:假如你亏损10%,就要赚11.11%才能约等于保本;假如你亏损50%,就得翻番才能保本。同时,假如别人在此期间赚了10%,你亏10%就得赚22.22%才能约等于赶上,亏50%就得赚120%才能赶上。可见,挽回亏损何其难也!

其二,亏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和机会。这方面,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有过惨痛教训。1929年年初,他公司的资金规模已从最初的40万美元上升到250万美元,而且大部分都是投资收益。这时,格雷厄姆才35岁,可谓春风得意。然而,在随后几年的股灾中,他却连续出现大幅亏损。到了1932年末,亏损达到78%,250万美元只剩下50多万美元。客户们基本上把钱都撤光了,公司面临关门。格雷厄姆是对客户特别负责任的人。痛苦绝望之余,他几乎想到自杀。后来,靠合伙人的岳父掏出5万美元,又花了5年,才弥补亏损。后来又做了几年,才重新成为百万富翁。

–       损失了宝贵的200万美金资本,又损失了比资本更宝贵的十余年时间,才回到(甚至还没有回到)当初的起点——痛定思痛,格雷厄姆总结出投资的原则: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参照第一条。基于此,格雷厄姆成为价值投资的鼻祖。巴菲特继承了其“衣钵”,把“不亏钱”的原则放在首位,才有了今日之非凡成就。

其三,“不亏”是产生复利效应的前提。投资的人都知道,复利收益的加速效应是惊人的,甚至被爱因斯坦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0万元以每年20%的收益增长50年,就是9.1亿元。这个数字是何等惊人!在股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每年赚20%太容易了,有人觉得自己每月就能赚20%,甚至每周就能赚10%。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全世界的财富就被他一个人赚走了。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呢?就在于收益的持续性、稳定性很难实现。 –

     芒格曾经说过:“如果既能理解复利收益的威力,又能理解复利收益的艰难,那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1969年,巴菲特痛下决心解散了合伙公司,并且在市场泡沫期间忍耐了好几年,但也因此躲过了1973年—1974年的股灾。芒格的合伙公司却连续两年出现接近31%的亏损,这也将其此前11年差不多一半多的盈利抹掉了。所幸的是芒格抗住了压力,坚持持股不动,终于在1975年迎来75%的盈利反弹,也将14年的年均复利改写为19.8%。看到巴菲特过往16年没有一年亏损,且复利大幅超越自己,芒格认识到没有必要再单独进行投资,就将资金交给了巴菲特管理。

–       投资大师们都深知“不亏”尤其是“不大亏”的重要性。罗杰斯也曾经说:“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

其四,亏损严重影响心态,会造成连锁反应。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才是最要命的。科学家发现,在人类的大脑中,对财务损失的反应和对死亡威胁的反应处于同一区域。因此,人们像不愿接受死亡一样不愿面对亏损的现实。当亏损扩大后,真相变得更加残酷,人们接受不了,就扭曲它,使它变得可以接受。现实中,很多人一旦出现炒股亏损,就“打死也不卖”,潜意识认为“只要不卖亏损就没兑现”。被“套牢”的情况下,还有什么理智决策可言?

–       其实,他们不是被股票“套牢”了,而是被自己大脑天然的弱点给“套牢”了。因为股票你随时可以卖出,但是经亿万年进化而来的大脑,你却改变不了。既然如此,就更应该尽量在事前杜绝“亏损”发生。

上一篇 淘宝店群项目实战操作步骤(一):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软件的操作步骤滞胀众生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