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抓住签约的好时机?一定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 资本家

怎样抓住签约的好时机?一定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怎样抓住签约的好时机?一定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在买卖协商中,有时双方谈得非常融洽,气氛也非常热烈,可谓情投意合了,可人们往往错过了这个好时机,只顾高兴而忘了自己要干的事儿,等热情过去了,心情平静下来,才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对方就可能回答说:“我再想想吧!人们在9301558激动或热情高涨时,心地比较善良,愿意帮助人。这时你提出问题来,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你应及时抓住时机,让对方将你要求的事情办了,但你在递东西时,要表现得自然一些并且要接着刚才的话谈下去,可自言自语表示对方的谈话使你大受教育、倍受启发等等。

总之,不要因为让对方签字而使谈话中断,使气氛冷下来。要尽量保持热烈的气氛,让对方觉得你的心思并没有放在“签协议”这件事上,而还在思考他方才的谈话,你所感慨的是双方坦诚的合作。成交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交易中,需要敏感地捕捉顾客情绪上的变化,抓住时机,促使顾客作出购买的决定。

为了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要注意以下几点:1.绝对不可慌张。好不容易眼看取得成功,此时如果慌慌张张,往往会失去顾客的信赖。2.不可讲多余的话。如果签正式合同,切忌再讲题外的话,集中一点是尤其重要的。3.不可神经质地摆出9301558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式。“终于卖出了”,这种紧张、喜悦的心情会导致再次丢失机会。因此,应极力隐藏这种心情,更不能给予顾客“自己很激动”的感觉。推销新手中,这种现象较多。这种心理活动往往会被顾客看穿或引起无谓的臆测。

4.不可争辩。签订合同时,顾客会提出各种问题,或提出种种意见,其中甚至有因此发脾气的顾客。已临近签订合同,切不可与顾客争辩。因为要知道不论理由如何,争论亳无价值。

5.对于交易条件没有降低的必要。一旦时机来临,此时就不再考虑是否减价了,即使顾客提出减价要求。此时顾客的真实心理是如能减价,那就更赚了,不减价也无所谓。在你同顾客达成交易之后,为了确保在收款和发货上不产生差错,要把所有的有关资料都记下来,包括特殊的产品和颜色、交货的时间与地点、交货方式以及付款方式,最好能够请求顾客签字承认。

因为人的记忆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因此你要善于运用你的笔,把一切有用的信息都记下来,使你的推销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这样就不会产生任何差错。销售成功后该说什么?商界中曾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一笔交易已达成,接着推销员向买主倾9301558注一大堆赞扬他的决断的恭维话:“你不会懊悔的。“这笔交易对你太有利了。”这些话反引起了对方的怀疑,使对方变卦。因此,一旦达成销售协议,就不应再对这件事多讲些什么,以免跟自己过不去。而应改变话题,谈谈买主感兴趣的其他一些事情,只是不要谈论他是如何独具慧眼而买你的产品的。

给顾客一颗“定心丸”,人们常会对某种事件产生怀疑,有不安全感,这是很自然的反应。顾客有时就会对刚做出的购买决定产生怀疑,产生后悔的心理。为了消除顾客的业务承担责任,消除顾客的最后怀疑心理,让顾客感受到他的购买决定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就要给顾客一颗“定心丸”。这是推销员在成交之后应该做的一项工作,并且在向顾客承诺保证时必须态度认真,语言诚恳,才能促使顾客相信自己。

如果推销员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可能会引起顾客更大的怀疑,从而使交易失败。交易完结怎样显示友好态度?交易商谈结束后,推销员千万不要让顾客感觉出你的态度变冷淡了,而要让顾客常记你的情义,感到买了你的商品是一种幸运,并有一种安全感,而且觉得为家人、为事业、为将来,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

那么怎么才能产生上述效果呢1.在商品售出去后,必须稳定顾客的情绪,同时使他保持平静。这时,你可找一些别的话题,一定不要再谈刚才的商品,只是同顾客愉快地聊天,使顾客的心理在与商品无关的轻松谈话中,渐渐安定下来。2.在交易谈完后,合同文件上双方也已经签字,这时你决不可只说一句“多谢,多谢”,就算完事,这会使顾客感到你真是个生意人,一旦买卖做成,就开始敷衍了。成功的推销员应该这样:为使顾客觉得你是真诚地在感谢他,你必须上前一步和顾客紧紧握手,表示致谢与道别之意。在推销员和顾客之间达成交易以后,推销员剩下该做的事就是要选择适当时机和顾客告别。

如果顾客很忙,你不妨在达成交易之后从容地同顾客告别,但顾客如有心同你谈几句,你切不要匆匆离去,特别是那些经过长时间考虑后才决定购买的顾客,你的匆匆离去会使他对你产生怀疑,因此不妨留下来聊一会。但要切记的是,即使对9301558方挽留,也不可久坐。这是由于,即使双方的合同已经签妥,顾客心中也会多少存有一些买了东西后的疑虑。若你仍与顾客久坐,好像交易还未完全结束的样子,这样,顾客就会在心里总盘算着这笔买卖是否合适,于是还想与你“探讨”,发展下去结果不可预料。所以,应尽快告辞。

上一篇 2019年三大销售套路,用对了业绩提升100%!好销售绝不是一味的忽悠 而是找到需求与产品的连接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