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 资本家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文/思维补丁

冤杀岳飞,是为帝位利益计。

  平反岳飞,亦为皇权稳固谋。

  (一)

  春节档一部《满江红》,再一次将岳飞之死卷入舆论热议。

  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实在已经太多了,我不想再多添几笔了。

  看完电影出来,我看到影院中竖立的《满江红》海报,觉得这幅海报中间那个巨大的身影,如果能换成皇帝的衣冠或龙椅之类的象征,《满江红》这部电影,会更有味道。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情节上涉及宋高宗赵构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几近于无。

  而历史上,关于岳飞之冤,一个逃不掉的重要人物,正是赵构。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本完全可以少一些过于刻意的反转,加一些赵构进去作为佐料,会更耐人回味。

  秦桧确实坏,但他充其量是一条恶犬,这条恶犬咬死了岳飞,这是事实,但更要看到,背后纵犬伤人的主人是谁。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大宋是姓赵的,不是姓秦的,没有姓赵的点头,秦桧就是再坏上一万倍,他也没有那个能力以“莫须有”之罪构陷并诛杀岳飞。

  所以岳飞之死,罪魁祸首是宋高宗赵构。

  站在当时的时局和背景下,碰上赵构这么一位多疑阴鸷狠毒冷酷的皇帝,岳飞几乎不得不死。

  (二)

  问题是,赵构为何一定要杀岳飞?

  一个深入人心的主流解释,是将“杀岳飞”归罪于金国,认为杀岳飞是金国提出的“宋金和谈”的一个前置条件,“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坦白讲,我对这个解释不以为然。

  首先,宋金《绍兴和议》生效在前,而岳飞冤死在后,时间线对不上。

  二则这个说法,最早出自岳飞孙子岳珂编辑的《金佗稡编》,这本书本身就有很多不实之处,而关键的是,岳飞的孙子也生活在南宋,他的局限性使得他即便清楚“岳飞之冤,始自皇帝”,他也不敢写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法,深究之下很难在逻辑上站住脚。

  金国确实恨岳飞,希望他死。这种恨,一定程度上源于怕,比如那句流传甚广的“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金国惧怕岳飞,所以提出以岳飞死为和谈条件。这个逻辑初听像那么回事,而且很巧妙地暗合了老百姓崇拜岳飞,仇视侵略者的心态。

  但认真细究之下,这个逻辑是存在很大BUG的,这个逻辑有多荒谬呢?

  大概就是一个人拿着枪走在路上,遇上了一个蛮横的歹徒要抢劫,然后歹徒说:我肯定要抢你,但你手里的枪太让我害怕了,这样,你把枪给扔了,我就同意咱俩坐下来谈谈,可以少抢你点东西。

  然后,这个拿枪的人(南宋),就真的把手里的枪(岳飞)给扔了。

  你就说吧,谁纳过闷来不是一脑子问号?

  赵构这个人虽然不咋地,凉薄冷血又阴险,但你得承认,他并不是一个蠢人。

  所以,即便金国真的提出了这样的和谈条件,也不构成赵构冤杀岳飞的真实动机。

  一个活着的岳飞,确实令人害怕,他最好死掉。

  但害怕岳飞的人,不仅仅是北方的金人,还有更重要、更关键、更要命的一位,而这位正坐在临安城的金銮殿之上。

  (三)

  民间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解释,就是说岳将军虽勇猛无比,但不暗官场智慧,屡屡犯忌,尤其是岳飞坚持北伐,其夙愿“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犯了大忌讳,因为徽钦二帝一旦回到南宋,会威胁赵构的皇位,所以不得不杀岳飞。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解释,依然是过于脸谱化,简单化了。

  先说因靖康之变而被金国抓走做俘虏的徽钦二帝,假若岳飞北伐成功,成功迎回这两位皇帝,会威胁到赵构的皇位吗?

  我想说的是,真有那么一天,赵构就是主动把皇位让给赵恒(宋钦宗),他也不敢坐。

  为什么?因为皇权不是轻飘飘的血统辈分,它需要相应的实力匹配。而被金人俘虏的“二圣”,已经既无实力,又德行有亏。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正因为您二位的昏聩无道,才让我大宋丢了一半江山,险些亡国,是我赵构卧薪尝胆,扶大厦于将倾,终于一雪前耻,把你们救回来。如今兵权朝政我一手掌控,你们但凡要点脸,还识时务,就不敢有一丝丝复位的念头。

  事实也是如此,1142年,宋金和议之后,金国同意归还宋徽宗的灵柩,赵恒曾经拜托随车回宋的一位妃子带话,希望南宋再努努力,把自己也能接回去,这位前皇帝回去之后不敢有其他奢望——

  “当一太乙宫主足矣。”

  认为被俘虏多年的徽钦二帝一旦回到南宋,会令掌权的赵构感觉尴尬甚至失势——凡持有此种想法的人,我不客气地说,都是政治小白,对权力的运作逻辑缺乏基本的了解。

  这样的想法,不仅仅是高估了徽钦二帝,也大大低估了赵构的为人。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以赵构冷酷狠辣的性格,真有迎回二圣的那一天,恐怕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之后不久,“二圣”就会突遭恶疾暴毙。

  事实上,“迎回二圣”本就是赵构自己提出的,大宋以孝治天下,父兄被俘,作为南宋皇帝,一雪前耻,迎回“二圣”,可谓道德仁义层面的政治正确,不得不提。

  再说岳飞的政治智慧。

  你可以说岳飞“直”,可以说岳飞“横”,但如果真的将岳将军当做官场上的傻白甜,就未免过于轻信影视戏剧里面,对忠臣奸佞的脸谱化演绎了。

  岳飞直则直矣,但毕竟身在官场,基本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觉悟肯定是有的,而且肯定比咱们这些一天科长都没当过的人要强得多。

  岳飞存世的文章中,有一篇著名的奏折《乞出师札子》,里面有一句话:

  “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这段话写在奏折里,其功能主要是表忠心,安帝心。

  核心意思就是,我岳飞的毕生之志不过是雪靖康之耻,收复失地,让陛下再无北顾之忧,完成这件事,不用您杯酒释兵权,我立刻就辞官回乡种地。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的皇帝,这一点,大宋的皇帝明白,大宋的臣子更懂得,手握数十万重兵的岳飞,自然也明白。

  最后那两句“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已经清晰地表明,岳飞绝不是毫不懂为将之道和政治智慧的官场莽汉。

  (四)

  岳飞之死,其实主要是死于“帝心难安”。

  有宋一代,朝堂上向来奉行以儒制武。

  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宋代的君王都极力避免类似的事情,再现于大宋的将军身上,为了消解武将的兵权,各种手段都运用上了,以至于宋代军中,甚至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诡异情景。

  而宋高宗赵构更是有着两道属于自己的独特阴影,这导致这位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更甚以往。

  一是一度使赵构沦为阶下囚的“苗刘兵变”。期间赵构一度被迫将皇位禅让给2岁的皇太子,这次事件是赵构一辈子的阴影。

  二是刘世光部将发起的“淮西兵变”。点燃这次兵变的引信,恰恰就是赵构对刘世光的罢黜,兵变导致南宋十数万百姓军队投敌,而这次兵变,就发生在赵构决心杀死岳飞之前不久。

  可以说,这次兵变将赵构对武将的忌惮和猜忌,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有宋一代,是典型的“国盛兵不强”,这是朝廷的刻意为之。但这样的情况,被岳飞和岳家军改变了。

  岳家军的战斗力不必多谈,赵构本就多疑,面对这样一支军队,他能睡得安稳才怪。

  岳家军的威猛宋金尽人皆知,但在赵构眼里,岳家军的名声越大,就越要除掉,因为岳家军应该“姓赵”,而不应“姓岳”。

  更何况岳飞身上还有一条“必杀”的隐患,就是因为战功和坚持抗金,岳飞在民间声望日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岳飞北伐时,曾策划指挥北宋旧境内的潜伏势力揭竿而起,共击金贼,一时间可谓一呼百应。而这些北宋的旧部在起义时,打的旗号,也都是岳家军。

  可是,一个可以一呼百应的岳飞,一个能够凭借自己名号调动民众起义的将军,在宋高宗赵构眼里,意味着什么?

  岳将军抗金可以一呼百应,他日伐宋,未尝不能一倡百和?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太祖皇帝“黄袍加身”的故事,每一个宋人都耳熟能详。倘若有朝一日,岳家军也将龙袍披到岳飞身上,这天下,还能姓赵吗?

  是的,“倘若”。帝王面对真正的威胁,内心里一个倘若的念头,就足以杀岳飞了。

  岳将军是忠是奸,有没有谋逆之心,这些对于赵构而言,并不重要。站在皇帝的角度,重要的是,必须确保一个“有能力谋逆之人”,丧失对自己的一切威胁。

  这种可能性纵然只有万分之一,也宁杀错,不放过。

  (五)

  写到这里,便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赵构冤杀岳飞之后,心中可曾闪过一丝羞愧和后悔?

  岳飞平反,是在宋孝宗赵眘登基的那一年。可以说,赵眘登基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岳飞平反。

  而赵眘的帝位,是赵构禅让的,也就是说,赵眘为岳将军平反时,赵构仍健在。

  而为岳飞平反这样的大事,赵眘可能不请示太上皇赵构吗?

  绝无可能。

  这一点,从宋孝宗赵眘的名字,就能看出一二。

  赵眘是赵构的养子,他的原名叫赵伯琮,被立为皇太子之后,才改名为眘。

  眘同“慎”,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别以为你登基做了皇帝就可以得意忘形,只要老子一天不死,你就要夹起尾巴做人,慎言,慎行。

岳飞必须死:怒发冲冠帝亦惧

  别说是这种明摆着打自己脸,会留墨青史的大事了,就连一些地方小吏的任用罢免,这位太上皇有时都要亲自过问,可以说赵眘登基之后,基本上是半个傀儡的状态。

  所以,乍一看,似乎是赵构心生愧意,私下授意赵眘为岳飞平反,又是追加荣誉又是盖宗庙的,显然是知道自己做错了,后悔了。

  要我说,对于帝王而言,“羞愧后悔”大概是非常可笑的词汇。后悔能换成兵饷粮草吗?羞愧可以变出百万大军吗?

  对帝王而言,羞愧和后悔,只有能为自己换来利益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赵眘为岳飞平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背景,必须提及:

  那就是绍兴和议之后,金人侵宋之心不死,单方面撕毁了和谈条约,在赵构禅让的前一年,金国举兵再次南侵,

  这让赵构对金媾和的策略,完全沦为了笑谈,金军的每一声马蹄,对赵构而言都是一次掌掴,也让岳飞之死,更显悲壮和冤屈。

  一时间,从庙堂到江湖,怨怒四起。

  而在这个大转折之前,赵构可是丝毫没有展现出,对杀岳飞一丝一毫的悔恨。

  不仅如此,他还反复为秦桧背书,赐秦桧谥号“忠献”,追封其为申王,又在秦桧墓前的石碑上御书八个大字——“决策元功,精忠全德”。

  所以,如果没有金国撕毁和约,再度南侵的背景,如果没有排解民众耻于媾和、怒于绥靖的滔天情绪,如果没有必须团结举国军民一致抗金的现实需求,岳飞的平反,至少不会出现在赵构还活着的时期。

  为岳飞正名,既消解了民间对岳将军含冤而死的怒气,又巧妙地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抗金的积极氛围。

  毕竟,岳飞之死,那都是“奸臣秦桧误了我圣明皇帝”。

  冤杀岳飞,是为帝位利益计。

  平反岳飞,亦为皇权稳固谋。

  还是那句话,至于岳飞是忠是奸,重要吗,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皇权的稳定,在此之下,忠臣良将,皆可牺牲。

  很残酷是吧,其实,体悟到这一层,对封建帝王三千年的冷酷权术,不过仅仅只翻开了一纸折角而已。

4

上一篇 为什么今年春晚这么多白酒广告世界上最舒服的职业就是交易 下一篇